淡水魟鱼是一种软骨且无鳞的鱼种,主要鱼体特征是身体呈圆扁型,因此魟鱼躯体又称体盘或体幅,是由发达的胸鳍逐渐演变而成的。魟鱼主要通过体盘直径长短来计算大小,常见的体盘形状有圆形和桃形。
魟鱼眼睛位于背部,两眼之间距离较近,这使得魟鱼即使是潜伏在砂层中,也可以非常方便地观察周围的动静。根据魟鱼的眼睛,可将魟鱼分为大眼魟和小眼魟。大眼魟眼睛较大且突出视力较好,而小眼魟眼睛则略小且平贴在体表不凸起,这类魟鱼视力较差。魟鱼瞳孔的形状可根据光线的强弱自行调节。
魟鱼鱼鳃包括外鳃和鳃孔,淡水魟鱼外鳃常见的为5对,特殊品种也有6对或者7对,外鳃无法进行呼吸,呼吸的主要部位是鳃孔。鳃孔位于鱼体背部、两眼后方。
魟鱼的鱼鳍主要有胸鳍、腹鳍和尾鳍。胸鳍已逐渐演化成盘状。腹鳍的主要作用是辅助胸鳍、尾鳍,腹鳍在魟鱼的运动中,不提供前进的动力,仅起到扭转方向的作用,逐渐地退化成相当小的比例,其中公鱼的尾鳍已演化成交尾器。
魟鱼的棘刺从鱼体背部中央直到尾部,呈现齿状凸刺,有单排和多排之分,每两年进行一次毒刺更换。有时魟鱼身上会同时具有2-3只棘刺,最大最上方的是最老最先被换掉的棘刺,它的存在主要是为了鱼体受到惊吓时进行自我保护。
魟鱼的尾刺是为了起到保护作用演化而来,呈现骨质扁平针状,中空有毒性,边缘呈现细小的锯齿状。随着魟鱼的成长,会长出新刺来将老刺替换掉,在替换期间可能会存在两刺上下重叠或者是三根并存的情形。
魟鱼的斑纹形式多样,无论是圆点的大小、数量还是排列方式甚至是体色的明暗,都很难找出具有代表性的个体纹路。伴随着这些变化和多样性,一些魟鱼品种之间往往非常容易出现混乱。